由於台灣的媒體開放多年卻無有力的監督單位,參差不齊的媒體人、知識人只憑藉蓮花舌就能打響知名度。
也由於台灣社會的各種亂象「膨生」,常聽到「書生誤國」或「書生救國」,常有人揶揄「教授,即是會叫的野獸」。
我印象中的知識份子有時講的話做的事,真的另人感佩萬分,至真至正到了極點。
但有時候他們又憑藉口舌,講出來的話往往有錯而不自知或特意忽略。
求學過程讀過不少學術性的理論,不過任何課本上的「同理心」好像都沒這麼真實,
因為我真實的同理心經驗,是被我媽從小潛移默化建立起來的,不是書本文字中、教授口中得到的。
我媽(佑彥阿嬤)老師退休,擔任老師一職四十年載,
多數時間都擔任啟智班的老師,我的同理心也在小時候就被一滴點的匯集。
這裡也不是要談論我媽的工作,更不是要批判某些知識份子,
只是從總覺得電視口若懸河的教授不一定比得上一位犧牲奉獻於啟智班至退休的老師。
這篇是我媽的生日文,不免寫些生日想法。
生日,是一種符號,而符號則又是一種迷宮,它彰顯的意義每個人解讀不同。
對於佑佑、彥彥而言,慶祝生日,意味又長大一歲,身心發展又健全了一步;另一個面向,對我媽而言,慶祝生日,無異又是年長一歲。
我們如果能把年歲看成是虛構的、把生日蛋糕當成是想像的,那在生活的細節中,在與孫子相處的舞台上,這種情感才是真實的。
早先跟佑佑說要跟阿嬤說:「生日快樂」。
過了不久提醒他要跟阿嬤說什麼,他想了一下......:「新年快樂」。
唉,這小子。
反正都是快樂,什麼快樂都好。
最好天天能像生日一樣快樂,不大快哉。
最近電視上強打一個廣告,最後提及:「沒說出口的願望,最容易被實現」!
容許我在格子用無聲的祝福方式,祝我媽簡單但最最最重要的四個字:
身體健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