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時代,有三五個很要好的朋友。其中一個,具有原住民排灣族血統,更確切的說,他是排灣族的原住民,優秀的原住民(目前正於英國公費進修)。


 


今天在台北縣原民會於樹林高中,舉辦一場原住民豐年慶相關活動,由於工作性質,需要到場設攤宣導,順便感受一下原住民與漢人間的差異,這不是一種平常人際、個性上的差異,而是「文化」差異的體驗。


  







誰的鏡頭?誰的眼睛?





當我進去樹林高中活動中心時,一進門,就看到象徵KMT的領導者銅像。有點諷刺,原住民豐年慶的場合,活動的入口標的物是當年壓制原住民文化的象徵物。


那時台灣專制上的統治者,我們習慣稱之偉大的總統、先總統、或民族救星、或,尊稱以「公」。或許原住民的下一代已經無法洞悉被污名化的前代抗爭史,就像現在嘉義市還保有吳鳳南(北)路一樣。


 


原住民的文化,被當時的KMT跟國立編譯館榨得體無完膚。以一個研究者來看這件事,只能說透過教科書式的教育洗腦,是高招,因為著無痕跡,影響卻是是一輩子的事。




我拿著數位單眼350D,從鏡中看到歷史外原住民的可愛身影,也藉此反省文化上與統治上的霸權,都在壓榨著少數民族;DDP政府上台後,對原住民或許有更多包容,但在多次的原住民新聞事件上,我仍看到當權者的傲慢與自以為文化優越的偏見。或許這是統治者為了延續生命,永遠無法超脫的宿命。




[ 加入書籤 ]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