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榕樹下老阿伯豆干0006

大溪榕樹下老阿伯豆干0008

大溪榕樹下老阿伯豆干0007

滷的很夠味、熟透的黑豆干、素雞、素肚、素腸等豆干~

因假日的大溪老街遊客很多,我們某日非假日帶佑彥阿嬤去桃園機場搭飛機去日本時,想趁非假日人少時至大溪老街一遊,看到一攤名為「老阿伯現滷豆干」的小攤位為什麼非假日都需要排隊?而且肉毒桿菌中毒的新聞曾造成大溪豆干生意少四、五成,強調「現滷」的榕樹下老阿伯滷豆干因「品質保證、有口皆碑」,生意反不受影響。

大溪榕樹下老阿伯豆干0001

因非假日的人龍不長,我們也排隊買了一些現滷豆干滿足口慾。

 

 

大溪榕樹下老阿伯豆干0002

很奇怪,旁邊也是有賣現滷豆干的小攤位,但就是這間老阿伯的豆干人氣最旺,其他都門口羅雀。

以人性而論,旁邊的現滷豆干攤位多少會心理不平衡吧,人總是有這種心理,好像「要排隊的」就比較好吃。

到底有沒有比較好吃?或好吃到需要排隊?恐怕沒有個標準值供比較。

(我個人覺得不難吃......但好像也吃不太出來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

大溪中正公園00001

榕樹下老阿伯豆干就位在大溪中正公園的門口處,但無提供用餐桌椅,因此我們就拿了現滷的各類豆干至對面的中正公園內的樹蔭下大快朵頤,陽光露臉少了涼意,多了豆干的香氣。

中正公園就像各縣市政府都有中山路、中正路一樣,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中正公園,說實在的......政治味很濃厚的名稱。據資料顯示,中正公園位於桃園縣大溪鎮西側處,屬一狹長形的公園,原名為「崁津公園」,建於明治四十五年(1912),為日治時期的台灣十二勝之一。

四十二年不知何故(國民政府軍撤退台灣?當時總統為蔣介石?),才更名為中正公園,為大溪新八景之一。

大溪昔日為內陸河港,船停泊在崖邊,貨物沿階梯運送至市集或船上,故稱「崁津」。如果叫「崁津公園」似乎比較和當地記憶有連結,也讓下一代從名稱即知道為何如此命名的原意涵,各地都有改名為中正公園的故事,反而淹沒了在地的人文地理特色。

大溪中正公園(舊相撲場)00003

很有相撲場感覺的表演場~

大溪中正公園(舊相撲場)00004

西元1909年由日本人闢建,原來設置有神社、公會堂及相撲場,光復後神社變成「超然亭」,相撲場成蓮花池,公會堂改成蔣公行館。大溪中正公園的相撲場舊址在2006年從睡蓮池改為表演廣場。

大溪中正公園(舊相撲場)00002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陀螺)00007

在大溪地區早期有一名為「林本源商號」的成功開墾戶,該財團主人「林平侯」於西元1843年在大溪街區中心建立一座「通議第」大宅,因為林平侯只有官方身分的地位,所以請來許多唐山高級木作匠師協助興造,落成之後,匠師們紛紛定居大宅旁,成家立業,因而開啟大溪木器產業。

匠師們閒暇之餘教導子女自製童玩,其中最實惠的就是陀螺,大溪陀螺的特點在於小孩子們會選擇不同特色的木材來削製,並且發展出定型陀螺以及多種不同的玩法,使陀螺成為大溪地區代表性的文化產物(引自立牌)。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陀螺)00014

台語稱「甘樂」的陀螺,是大溪藝術文化很重要的特色,有推廣的潛力。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陀螺)00008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橋)00012

大溪的中正公園並不大,屬於長條型的公園,比較特殊的是大溪公園整個居高臨下,景色漂亮。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橋)00009

從大溪中正公園也可以直接下樓梯去大溪橋走走。彥彥還小的時候,曾經從大溪橋提著娃娃椅直接爬上中正公園,挺累(該遊記見此)。

大溪中正公園(大溪橋)00010

大溪中正公園的風景之美不只在公園內的花木繁盛,還包括臨崖濱水,因此來大溪老街不只是傳統美食之旅,也別忘記來這裡眺望河階地形、崁津大橋及大溪僑等風景,只是假日來大溪老街停車挺不方便,建議早些時候出發。

 

◎ 有興趣也可看幾年前來大溪的遊記:

【玩樂】大溪隨走~大溪藝文之家(蔣公行館)、武德殿

【分享】大溪橋 / 大溪老街隨遊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33772004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