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時候小孩的「恐懼」是被「」出來的,小時候他們並不怕,是後天制約。

例如

佑佑拿衛生紙抓蟑螂、外面水溝看到老鼠「群」,他媽都尖叫連連了,他還一直要過去看。

有些成人害怕蚯蚓,但彥彥非但覺得不怕,還持續做近身的第一類接觸。
 

彥彥在社區03

 

不過有時候小孩的「恐懼」是人的「天性」展露。

例如

上次去動物園走走,我們永遠記得一個情緒「驟變」的畫面,就是:

佑佑看到有動物的人偶因此拉我們過去看看,原本想和動物人偶拍「快樂」的合照。

彥彥可能本來沒意識到這個「東西」會動,

當猴子人偶跟彥彥揮手打招呼時,彥彥眼神就是突然整個人被「驚」到,

然後放聲大哭......

超大聲的那種。
 

木柵動物園05
 

(我大概可以同理彥彥,對他而言,可愛代表的猴子簡直就是......毛絨又會動的恐怖怪獸嘛~)
 

 

結論:

人的恐懼感是「後天培養 + 天性」的社會性結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