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看樣子,李泰安事件有快落幕的跡象?我記得有一個廣告是這麼說:「我是當爸爸才知道怎麼當爸爸的」。

有時候看到新聞報導的研究報告,多懷疑新聞標題斷章取義,研究案的指導教授也再三告誡,別引用媒體,因為你不知道哪部分是真實的,哪部分是編造出來的。


那句廣告詞現在在我心中的OS是:「我是在看李泰安這新聞時,我才知道新聞媒體如何渲染與杜撰的」。


沒經過查證就能完成一篇報導,這和蘋果日報看圖說故事有何差別!


記得當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登台時,各眾家媒體一副道義凜然的口吻譴責,自己對自己職業倫理都當不成專業的守門員,蘋果日報有沒有登台,就不是這樣絕對的因果關係了吧。


「謝謝你,李泰安」。


因為藉由李泰安新聞事件的背後,部分媒體在特定議題上不只蘋果化,真的看到新聞台面下的「不必負責」新聞手法,專業媒體的責任早就被收視率過度消費,因為那段時間,我看到的不是新聞,而是一連串「故事」,這一連續劇必須每天有新劇情,因為要餵飽收視群或讀者。


傑出的爆料者可以指陳迂腐,創造更好的制度觀點而贏得名聲;傑出的媒體可以發覺弊案,依照證據追根究底。但如果爆料者只是一個利用媒體的政客去製造話題,那只能讓台灣陷入更無謂的空轉與影射文化;如果媒體只是一個滿足狗血文化的傳播者,那還不如請個說書人,製造高潮跌起的劇情。


立委豬公們平常擺著法案不審,常在會期的最後一天才「挑燈夜戰」(每會期最後一晚肯定都要上演這一齣戲),看似努力的夜審法案到凌晨,當中有人趴、有人睡、有人看報紙、有人吃宵夜,這樣很用心審法案嗎(應該很有效率,因為一個晚上竟可以迅速通過上百個法案)?浪費國家工帑確實很用心。


民初有「非常大總統」,現在他們只想當「非常大立委」。不分藍綠、黨派(因為都是快爛不爛的蘋果),因為這些立委諸公、媒體傳播以經習慣「據說」、「據可靠消息說」、把新聞當作連續劇,「慢動作」的爆料,可以每天上報互揭瘡疤。


可好,見獵欣喜的媒體也沒放過這聳動標題的機會,來創造收視率或閱報率。


E時代的政客和媒體,他們的存在不再是從前那種「立德」、「立言」的價值,而是必須憑藉不斷的動作和表演,讓自己佔上新聞版面;而媒體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也像是維持賺錢「志業」一樣,誰管求真求證?


請不要搖頭,這是台灣自以為民主,但卻是不成熟的「過度」現象。慘的是,這種過度現象,每天都強迫上演,越來越不想看這類新聞,浪費時間影響食慾。


在李泰安鐵路怪盜這個案子發生後,我只想說:


「謝謝你,李泰安」。


因為當中讓我看到更多新聞人原本應該恪遵的新聞倫理,早就被收視率埋葬了。雖然李泰安案似乎快收網了,但前陣子每天都有李泰安的相關新聞,新聞人駐點在「泰安休息站」,每天都有新故事、每天都有新發展。


「還是要謝謝你,李泰安」。


因為你讓台灣部分媒體現出原形,台灣會亂,媒體不需要負點責任嗎?切~當然不用,因為他們是媒體、「非常大媒體」嘛。


 


P.S.

1.我非針對南迴鐵路案謝謝李泰安,該案行為人涉及公共危險罪,除了需嚴正譴責,當然還需經過國法制裁。這裡,只是延伸另外一種省思,因為李泰安,我更認識台灣的政媒霹靂火。


2.前天,我看到新聞用斗大的標題說「李泰安『認了』」,昨天,我又看到檢調出來說沒這回事,是媒體過渡臆測,李泰安根本沒說「自己是破壞鐵道的人,而李雙全是主謀」,不然早可宣佈破案。事隔兩天,兩種不同的版本,新聞媒體有為自己的錯誤訊息更正?算了,面對台灣媒體不必負責的作文生態,雖然不習慣,但我也認了。


[ 加入書籤 ]

HemiDemi MyShare Baidu Google Bookmarks Yahoo! My Web Del.icio.us Digg technorati furl 加入此網頁到:YouPus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