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老街(紅橋)021

 

◎ 大平(大坪)聚落(大平老街):

大坪老街(紅橋)028

「大平(大坪)」是個傳統的客家聚落,整個大平聚落的信仰中心是永和宮,創建於道光年。在龍潭的拓展史上,龍潭地區的開墾路線中,因為大坪比較靠近山區,早年客家移民一邊墾荒種植食物維生,一邊還要與原住民爭地,為了防禦附近山區的原住民的攻擊、三天兩頭就會有械鬥。

大坪老街(紅橋)031

大坪居民為了能夠更安心的開墾,由墾首招募隘勇設站防守,於是有大坪隘的出現,也因此聚落形態類似蜂巢式的布局,有如迷宮的型態。房舍不但低矮,就連巷弄之間也是非常狹窄,這種布局在當時可以說是相當少見的格局。 

大坪老街(紅橋)032

大坪老街(紅橋)030

大坪聚落也因此防禦的因素,使得大平村發展受到相當大的阻礙,隨著時代的變遷,族群的融合,防禦式的房舍及巷弄不再需要,伴隨而來的是低矮的房舍混雜著現代化的水泥建築,形成新舊雜陳的特殊景象。

大坪老街(紅橋)033

大坪老街(紅橋)029

實際走一趟大平村,小而彎曲的巷道延展不斷,戶戶看似相似的磚屋難以標記,的確讓初訪者方向難辨,可切身體會先人的設計奧妙。

大坪老街(紅橋)034

大平老街的房舍屋頂也很有「古意」~

大坪老街(紅橋)035

福龍商店是大平老街最主要的商店,為傳統的小型店家~

大坪老街(紅橋)036

大平月灣已有百餘年歷史,是大平村臨大漢溪最早開墾地區,也是大平對外門戶~

大坪老街(紅橋)037

「洗當淨」涼亭~

在月灣工作坊的對面有個涼亭,為太平村客家庒的居民「聚所」,這種景點還不少,如鄰近的三坑老街「黑白洗」南庄老街的「洗衫坑」都是。

大平老街的「洗當淨」比較不同於其他類似景點的是:

「洗當淨」看起來雖然很觀光景點,不過很在地居民化。我們去的當天就看到大平村的婦女在「洗當淨」清潔衣服,很實務取向吧。

 

◎ 大平(大坪)紅橋:

大坪老街(紅橋)011

紅橋景點碑~

大坪老街(紅橋)003

紅橋在民國四十八年以前是三坑、大坪、二坪等地村民們出入的主要交通道路。

桃園龍潭大平村有座百年古橋(紅橋),興築於日治大正12年(1923年)的5拱糯米橋,距今已經是88年的建築。整座橋採取拱型建築,目前全臺僅剩三座,保存最完整者僅剩大平紅橋。

大坪老街(紅橋)010

大平紅橋曾經被票選為全國歷史一百大建築中,名列第六十五名,大平紅橋的原名為「大坪橋」,由於大坪橋的橋身是當時是利用紅磚所推砌而成,因此當地人大多以「紅橋」稱呼。

大坪老街(紅橋)005

大坪老街(紅橋)023

河道的兩旁皆以石塊混著水泥砌成,稱之自然生態工法,可以防止溪水的沖刷,造成土壤的流失及造成河道的淤積砂泥,兼俱水土保持及休閒的功能。

大坪老街(紅橋)022

紅橋長25公尺、高5公尺、橋面寬2公尺,橋下五個半圓拱門,橋的建材是遠從三角林磚場運來的紅磚所建。

大坪老街(紅橋)019

大平紅橋是過去大平村對外聯繫的交通要道,紅色優美的拱狀橋柱,橫跨在打鐵坑溪之上,屬於傳統的紅磚糯米橋,橋身具有歲月雕琢的原味美感。

大坪老街(紅橋)018

大坪老街(紅橋)017

大平紅橋是由役庄場、龍潭居民及日本人的資助下完成,使用與當時建築桃園大圳相同的紅磚。

當年尚未有良好建材可供使用,只能以水泥石灰膏來固磚,為了使橋的壽命更長、結構更牢固,建橋師傅便在石灰膏裡摻入糯米水加強,所以老一輩的本地人又稱紅橋為「糯米橋」。

大坪老街(紅橋)020

家裡三隻~

因為保留紅橋的原始樣貌,因此紅橋上「無柵欄」,小孩太小的走過橋請小心。不過像佑佑、彥彥這樣的年紀雖然還是得提醒,但大致上他們已經有危險概念的界線。

大坪老街(紅橋)006

大平紅橋是大平村對外的主要連絡道,位於紅橋下方的則是打鐵坑溪~

大坪老街(紅橋)016

大平紅橋仿製當時的騎樓拱柱的型樣,磚材採用當時三坑仔的紅磚,紅磚的磚材有的會有紅、黑相參的情形,原本磚做好時原本是紅色的,但是因為磚塊堆疊的關係,造成了紅、黑顏色夾雜的情形。

不過我覺得這樣看起來更有歷史的味道,總比一些都更後的老街房屋(三峽老街看起來是「很新」的「老街」),一片新穎、統一的新紅磚更有fu~

大坪老街(紅橋)026

紅橋親水公園的打鐵坑溪牆上都是農村圖騰:老農、老田和老牛~

大坪老街(紅橋)025

紅橋的打鐵坑溪以自然生態工法施造的親水公園~

大坪老街(紅橋)027

彥彥拿著他的兔兔,和他愛的動物照相~

大坪老街(紅橋)004

自然生態工法施造的紅橋親水公園不大,一旁的涼亭有家庭來此聚餐,感受這裡的原味鄉情~

大坪老街(紅橋)002

紅橋的指標之一~

大坪老街(紅橋)001

龍潭鄉大平村是個典型寧靜的客家聚落,村內80餘年歷史的大平紅橋極具古樸之美,現已成為龍潭著名的景點標物。

不過別就因此以為紅橋好找,因為路上指示牌子大概一兩個而已,而到紅橋的道路挺小,如同鄉間小道,會讓人越開越有不確定感(OS:真的是這裡嗎?)。因為路標不明顯,我們也問了當地的居民紅橋如何走,這是最好的導航器。

走訪一些台灣有味道的小景點,例如這紅磚糯米橋,橋身具有歲月雕琢的原味美感,鄰近的林樹田野風情構成如畫的意境,可惜的是紅橋旁的涼亭附近即有高架電塔和電線當陪襯,這恐怕是體驗現代古蹟最無法擺脫的突兀之一吧。

 

◎ 地址:

 桃園縣龍潭鄉由石門路55巷進入(在三坑老街不遠,從桃園往石門的石門路上有指標)

 

◎ 有興趣也可參考:

【老街】新景古味~三坑老街、青錢第遊記分享

【南庄兩天一夜7-5】南庄老街~福德祠、水神、洗衫坑、桂花巷、乃木崎

 

◎ 本文相關文史資料均引自: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校外教學整合網龍潭鄉公所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尋根之旅三坑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