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德國中霸凌事件後,這幾天我們每天都開會討論相關處理事宜。

八德國中的霸凌事件凸顯了什麼?

原校長下台是可預期的,因為她不只重創八德國中的校譽,而且還讓桃園縣政府灰頭土臉。

校長的不作為相當程度讓霸凌者氣焰高漲,只是,該校霸凌問題問題真的只有出在校長一個人身上嗎?

新校長上任後的各種發言也非常值得商榷,他要學校老師對記者禁口,否則就是霸凌學校;另把霸凌學生寫的信公諸新聞,我很難判斷這是出於學生自願還是學校強迫寫的,用全民公審這孩子的方式真的妥當?不過就此文不論,每人心中各有把尺。

我最近常看到新聞媒體教育工作者投書,批判這一代的少年道德淪喪,教育失敗。

在風頭上,大人們有不滿、對下一代失望是可預期的情緒。

今早和老大開完因應霸凌的會議後,我轉告開會內容後,也告訴同仁我得要重新看待我們老大,因為我今天才發現他某部分和我的價值頻率頗近。

因為老大是比較陽剛的性格,處理這麼多少年問題,照理而言是該對現在少年的行徑和價值「瞠目結舌」,有著絕對的不滿。

但老大說:一百個學生,他還是相信九十九個學生都是好的。

我也是對我們的下一代有正向的信心,他說這話我在心裡頗認同。

我不想把少年打成悲劇英雄,該介入處理的、該有的懲處不能盡免。

我也不贊成人本基金會的零體罰,只是體罰的拿捏是門技巧,否則情緒性的體罰小孩無異是另一種霸凌教育。

學校,到底是一個教育場合?還是一個實現叢林法則的場域?

社會主義權力鬥中的結構,不只在封閉的威權社會容易彰顯,在追求個人化的資本社會同樣是,歐美、日本霸凌現象之餘我們有過之而無不及。

權力大的人,可用他的方式壓抑權力小的人。

校長壓抑老師,老師壓抑孩子,孩子則壓抑比他更弱的孩子,最容易被掠奪的就是弱小的孩子。

當然這裡的弱小不只是身體上,還包括學業上的嘲笑、人際上的排擠。

「零霸凌」和「零中輟」同樣是可笑的鴕鳥口號,一個正常的社會會存在各種問題,我們能用防堵、輔導方式降低數字,但別期望各種現象會因為主事者不喜歡看到而消失。

有時候報告時我總是會強調,「雖然是很卸責的說法,但少年問題最最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家庭」。

現在我依然是如此認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心理、行為、價值的形塑,絕對佔了很大的影響比例。

除此,八德國中霸凌事件後依舊被眾多人提起要加強「道德教育」。其實中國人強調倫理道德幾千年了,道德觀尚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延伸至歐美的說法也屬「人權」的一環。

我們從小受到儒家教育影響至今,道德教化還不夠嗎?學歷高、公民道德都考一百分又如何?

近日台大博士生惡意阻擋救護車行駛,很明顯的點出這荒唐現象。

(但現在動不動就人肉搜索、動不動就把姓名、照片等個人等私密資料放在頭版公布,我持保留態度,因這不也是媒體的某種霸凌)

我們對人的尊重依照我媽上一代人的說法:「讀冊,瓏讀到膀背邊了(台語)」。

尊儒起家的華人,在部分道德觀我們並沒有比歐美高明。

少年們有長眼睛,大人說一套、做一套的兩套標準,早就被他們看破手腳,說句更殘忍的話,他們已經「習以為常」,也認為這是「應如是也」。

因此除了強調道德教育外,能不能多些法治教育。例如日前我看新聞:八德國中的學生趁老師如廁時丟鞭炮,或是把同學鎖在廁所裡,就有可能涉及法律責任問題。

我們從教育而講,可以用「校規」處理,記個過、警告等是可以在第一時間遏止。

但應該告訴孩子,除了除了教育之外,刑法上這個叫妨害自由,如果警察介入是必須負刑責移送的,這些比校規「硬」的「法律」我覺得都要讓孩子們知道他們的行為不是做爽的,是該負責的。

有些規範是社會禮儀性的,有的是校規,有的是道德,有的是刑法,不是「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更不是「學生,就有任何的豁免權」。

讓小孩知道「法律界線」和「道德規範」同樣重要。

總之,少年沒有我們想像中的暴龍,也沒我們想像中的草莓,他們生長在什麼時代,他們就會創造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如同電影侏邏紀公園的台詞:「生命,自然會找到出口」。

因為霸凌問題凸顯少年部分偏差行徑,也需用道德教育、法治教育明確的告訴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有後果,這後果得有一個人負責,就是自己」。

當政客們選舉時都高舉「相信台灣」的同時,也請對下一代有更多信任,絕大多數的少年都是值得讓我們感到:台灣的少年有希望的。


P.S.
霸凌,不是小事。如果你有孩子被霸凌過(或進行式)、如果你孩子目前正就讀八德國中,你還會認為這是小事?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41451313

原始格子:佑佑皮皮.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