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一個長毛象的展覽,即使大家心知肚明,這場展覽的贊助商是某報紙鼓勵民眾訂閱的手段。

每天以廣告轟炸的我們不去看不行,不過他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訂閱報紙」。

上週的某晚我和佑彥媽去吃麻辣鍋,路上談到「米勒拾穗熱潮」的話題:

「大部分擠去看『拾穗』的,我們猜,或許九成只看『熱鬧』,真正看門道的恐怕只有一成不到」。

結論下得非常主觀,不過某種程度也是事實。

這次米勒的「拾穗」、「晚禱」等名畫來台展出的這段期間,當然是台灣藝文界的一大盛事,報載單幅畫作的保費高達一億歐元,約台幣47億元。

且能親眼看到大師、名畫,讓真正懂門道的藝術界感動不已。

不過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

企業界,台灣重要財經政治人物莫不前膜拜,包括馬英九總統夫婦。

米勒筆下的拾穗,初期不受青睞,這回來到歷史博物館,人潮卻是滿滿滿,每個人幾乎都要等30分鐘,才看的到。

人總是有種心態:越是擠得人山人海的展覽,越是沒有人肯錯過。

 

其實只要展覽花的宣傳預算夠多、媒體公關打的夠好,不一定要名畫才能吸引。

反言之,如果一幅名畫沒經過新聞媒體連續報導、社會重要人士到場欣賞的加持,民眾恐怕沒這麼大的興致去排隊看畫。

日前連公務人員都可以請公假前往欣賞畫作了(有點奇怪),這樣的新聞更把官觀賞「拾穗」的「必要性」更合理化了(連國家機關的公務員都允許公假來看)。

 

只要是人,多少都會「從眾」;只要「從眾」,很少不被集體催眠與誘惑。

一幅保費高達47億元的「拾穗」名畫,的確吸引普羅大眾競相觀賞。

不過也可藉此找個機會,好好檢視自己的文化消費習慣。

哪些文化消費的目的純粹為了「社交」?

還是你只是希望自己在這種場合「不缺席」?

或者是和同事談話的時候「有話題」?

哪些文化消費真正是你「想要」看?而不是「需要」看?

把藝術、文化當成凸顯自己身份地位的工具,其實都是為了提升個人聲望的「公關費」。

有些人看米勒的拾穗大作,只是「志在參加」,不在真正想瞭解名畫的筆法、構圖或內涵,更不知道這幅畫是歷經十年才成作。

因為參與藝術盛宴的確提供一種非常重要的安全感:「我也是屬於這個層級」。

 

日前看到新聞報導,有某銀行為了提高顧客的「尊容度」,把整個場子「包了」,只邀請「尊榮級」的客戶入場欣賞。

藝術無國界,不過藝術某種程度,

是否是菁英份子用來「明確」區分社會階級的一種方法?

或是市井小民想「模糊」社會階級的一種方法?
 
 
 
原文出處:http://blog.xuite.net/xalekd/940109/1815475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