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帛琉,都常可看到中文字,不管是電視節目或商店街的招牌。帛琉,我們的邦交國之一,還沒來帛琉前一直沒仔細注意誰是我們的邦交國。
 

台灣的外交困境不管是金援外交或務實外交,未來的馬總統說要廢除金援外交,其實我只看到這個新聞標題,心中有些疑問「未來的外交會如何做?」
 

「修正」金援外交的部分作為應是可行,面對中國在國際強橫對我們邦交國「拔樁」,必要的金援不用污名。
 

況且金援外交如果能協助邦交國做一些基礎建設,不必像部分人常用「把這些錢花在國內的教育、營養午餐......不是很好」的論述,現在全球是國際村,除非台灣想置身國際事外。
 

帛琉市區導覽在車上時,導遊告訴我們:「這間是台灣政府出資蓋的,花了XXX萬元......、這間也是台灣政府出資蓋的......」,連到訪帛琉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時(區外有男人會館),原來這國家歷史博物館也是台灣金援協助建造的。
 

看到台灣在帛琉的實質金援,我們在心中OS:「這些錢投到水中,至少沒有連噗通一聲都沒響」。
 

當人民思考為何而來,當土地思考歷史的命運,當人與土地有更深的結合時,認同的意識就會出現。
 

我不能否認,在帛琉本島進行市區觀光時,當導遊介紹帛琉的殖民史演變時,我會想到台灣,會比較台灣的殖民命運。
 

當然更不能否認,帛琉與台灣這兩個國家,有不同的被殖民經驗,台灣雖人混亂,但亂中還是有序;帛琉算是比較單純樂天的國家,從思想、生活、需求、交通都是單純(聽導遊說,帛琉之前全島共有一支紅綠燈,但兩年前因故拆除,目前並無紅綠燈設施)。
 

兩個國家勾勒出外來殖民者與本島住民反抗的雙軌演變過程,正因為台灣與帛琉不同的被殖民經驗,我們很慶幸台灣其實是個可愛的國家,從衝突中找進步,從沮喪中看到許多希望與允諾。
 

以上帛琉行後,隨意側寫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alek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